故事案方>竞技小说>大漫千秋 > 第九十四章 月下伊人
    今夜无风,空气清寒。

    秋天即将过去,山下的冬天要来了。

    月亮还未跃上树梢,城里的街道上仍亮着灯火,三三两两的行人还在街道上踱步,可见夜还不深。

    几次羽翼轻振,纪苏便出了城去,不到半刻功夫,几根粗大的烟囱映入眼帘,在一众低矮的房屋间鹤立鸡群般傲然挺拔。

    乡下不比城市,此时已罕有光亮传来,想必多数人家都已睡去。

    纪苏落在一根烟囱上,眺望着整个高窑乡,除了那几根烟囱外,地面上还有一些巨大的圆坑和洞窟,只是似乎都已荒废多年,早已枯草丛生,成了狐鼠蛇虫的窝。

    高窑乡的窑可能是砖窑瓦窑,也可能是瓷窑,他并不关心这些,此时目光环顾一圈,并未发现什么异常,又以气血及通识细细感应,同样没有什么发现。

    说来他也是心血来潮,左右没有什么去处,离得正好又近,便来见识下那两个市井闲谈之人口中的闹鬼之处。

    结果,什么都没有。

    但凡尸鬼徘徊之地,必有其特殊迹象,高窑乡周边虽有几处乱葬岗,可却没成什么气候,就那么点稀薄的阴气,顶多在半夜吹起鬼火吓唬胆小之人,要说凝聚出鬼形来作怪,却是差得远了。

    既无这等阴煞之地,想必这传闻多半不是真的了,可他并不感到失望,也没有立刻离开此地,只是在这烟囱上坐着,双腿悬下边沿,盯着月盘发呆。

    月亮只有一个——至少在这片天地间只有一个,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乞丐走卒,乡野村夫还是山上仙人,只要抬起头来,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月亮。

    它不会去偏袒谁,也不曾苛待过谁。

    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不止一次地抬头望月,而人在看月亮的时候,月亮想必也记住了人。那些曾举杯邀明月,倾吐心中事之人,或许他们心中的秘密无人得知,可月亮知道,它一直都知道……

    纪苏想道,或许多少年后他化作一抔黄土,头顶的月亮还是如今这副模样,说不定它还能记起这个月圆之夜,一个少年曾坐在烟囱上对着它发呆。

    这一刻,纪苏并不在乎它是否只是一个发光的灯球,正如他与她在百里世界的最后一夜,月亮也如今日这般像个大橘子,尽管那夜看到的只是一枚阵法幻化的假月亮,可因身边之人的存在,在这虚假中却也露出了真实的可爱。

    颜夕月,这个名字还是他取的,似是早早地预言了她的修行之路,注定了她会跟随那驾驭大月撞开百里世界天幕的白衣仙人修行。

    他并不清楚她从何而来,却已在朝夕相处中将她当成了亲人,他不在乎她能否成为境界高深的大修士,只希望她不要成为她师父那样冷酷狠辣之人。

    他也不清楚先生从何而来,先生将他抚养长大,却始终与他界限分明,从不肯逾越半步,仿佛生怕与他有更多的瓜葛,只在临别之前对他有过一番长辈般的叮嘱。

    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,尽管他从未因此而真正苦恼过,可一个人不知来处,好像总感觉少了点什么。

    一年中,满月的日子不多,所以此时盯着它看的人想必不在少数,这些人里不知是否有他认识的,又不知是否有想起他的。

    正当纪苏看着月亮,心绪飘忽不定之时,一股细微的波动隐隐从远处传来,他转首望向西南方向的大地上,看到空中垂落下一道宽约三尺的白月光,如一挂雪瀑从天上流向人间。

    少年有些意外,想了一下,便收敛声息,朝着那处悄然接近。

    很快他便来到高窑乡的边缘,只见除了废弃的窑洞,荒草掩映着的断壁残垣,此处已久无人烟之气。